蔡俊威博士

第一亞洲商人金銀業有限公司董事蔡俊威博士一直身體力行,為公善慈善活動出錢出力,堅信商業機構除了賺錢,也可以創造雙贏局面、回饋社會。

「有能力當然可以幫助別人,當見到弱勢社群受到幫助而開心,是我行善最大的動力。」蔡俊威博士坦率地說,如今香港社會的人際關係疏離,商業機構以賺取更多利益為目標,往往忽略了自己身處的社會,有一群需要他們幫助的人。「取諸社會,用諸社會」,他認為,香港的商業機構能夠蓬勃發展,有賴於香港社會的包容與扶持,而我們作為香港一份子,應當回饋和貢獻這個給予我們發展機會的社會。

一次偶然的機會,成就終身行善的信念
在十多年前,蔡俊威博士首次參與社區活動,從此行善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他回憶道,當年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,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大家都抱著同樣的信念,希望可以創造一個有愛,包容與和諧的社會。「最讓我感動的是,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,看到自己成為行善的源頭,讓身邊熟悉或陌生的人都可以為同一信念而參與慈善活動」,蔡俊威博士持續參與慈善活動超過十多年,現在要做的是,可以更有條理及系統地實踐慈善理念,讓更多同事參與社區服務,並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,最終達到他們也成為自己生活圈子裡面行善的源頭。
更有條理及系統地實踐慈善理念
「我們除了成立第一金慈善基金會外,也會在公司的政策上制定一些配套措施,例如:每兩週會有四小時的上班時間給同事做服務。讓更多同事可以參與慈善活動。」蔡博士認為,行善的價值不只「出錢」,更重要的是「出錢又出力」,因此,成立了第一金慈善基金會,讓我們更有條理及系統地實踐慈善理念,公司也會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勵同事,參與任何形式的服務。
在參與慈善活動的過程中,體會分享與付出的美德
蔡博士於2012年參加創夢隊到湖南山區探訪。他心懷感恩地說:「有一天晚上,我們去不同家庭借宿,接待我的那個家庭特此開了一瓶紅酒,他們把自己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分享,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很感謝我們這些義工,讓他們的村莊不一樣。他們沒有錢,但是他們仍願意把家裡最貴重的東西拿出來分享,讓我們十分感動,而這次慈善活動的經驗,讓我學會分享與付出的可貴。」